近日,在我院病房里,47岁的阿女士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医院,看到这个场景,谁都不会想到几天前她还命悬一线。
1个月前,阿女士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腹痛,而且出现便秘、便血的症状。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盆腔内有肿物,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,阿女士来到我院就诊。
“患者右侧盆腔肿瘤为10厘×8厘米,可以说是比较大的肿瘤,让我们棘手的是,这个肿瘤位于腹部较深的耻骨联合下方盆底处,紧邻直肠、膀胱、阴道,且膀胱及阴道壁受压出现移位,无法判断肿瘤的诱因是什么。”我院妇科主任陈姗(援疆专家)说道。
面对这一情况,陈姗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,第一时间邀请我院胃肠外科主任汪普宁(援疆专家)、泌尿外科副主任加素尔·巴吐尔及放射科主任唐文杰(援疆专家)开展多学科会诊,集合多个科室的力量尽早将肿瘤切除,以防病情延误。
“这个手术集合胃肠外科、泌尿外科和妇科3个科室专家共同协作完成,并且对手术医生的专业能力及临床经验都要求较高,因此,我们成立专家组,为阿女士手术。”陈姗说。


在会诊中,唐文杰再次阅片后认为,术前难以明确诊断来源,也只有联合多学科手术才能彻底解决患者痛苦并明确诊断。
随后,专家组分别从手术方案、注意事项、感染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,最终确定了阿女士的治疗方案。根据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,手术如期进行。

消毒、切口、置入目镜……在汪普宁和陈姗的沉稳操作下,利用腹腔镜精准探测到肿瘤位置,进行肿瘤剥离。最终,通过4个1厘米大的刀口精准将肿瘤剥离,手术顺利完成。
陈姗表示:“这次手术不仅展现了多学科会诊的优势,还将几个科室的技术特长进行优势互补,既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巨大创伤,又突破了单一科室的技术局限。”
术后,阿女士各项生命体征平稳,在我院医护团队的护理下,阿女士并未出现不良指征,已出院回家休养。
该病例的成功实施,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在复杂肿瘤治疗中的优势,此次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在“三不管地带”拆瘤,并以切口最小化完成高难度手术,展现了我院多学科合作的超高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