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讲堂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健康讲堂 > 正文

健康科普丨宝宝头总是歪?早期发现是关键

文章时间:2025/07/22 17:26:49 来源:

小儿斜颈,俗称“歪脖子”,是指婴幼儿因各种原因导致头部向一侧倾斜、颈部活动受限的病症。根据病因,主要分为先天性肌性斜颈、先天性骨性斜颈和后天性斜颈。其中,先天性肌性斜颈最为常见。

斜颈的症状

斜颈的症状在新生儿期即可显现,家长可通过日常观察及时发现异常:

头部姿势异常:孩子平躺时,头部常不自觉地偏向一侧。

颈部肿块:约70%的肌性斜颈患儿在出生后1-2周内,可在患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摸到一个质地较硬的椭圆形肿块,大小约1-3厘米,边界清晰,按压时孩子通常无明显哭闹(说明无剧烈疼痛)。肿块多在2-4个月后逐渐缩小,随后可能出现肌肉挛缩。

活动受限:孩子转动头部时范围受限,尤其是向患侧转头困难。例如,当家长用玩具吸引孩子向患侧转头时,孩子可能表现出抗拒或无法完成动作,而向对侧转头则相对灵活。

伴随表现:随着月龄增长,可能出现面部不对称(患侧眼裂变小、嘴角下拉)、颅骨变形(患侧后脑勺扁平)等问题。若家长发现孩子两侧脸颊大小不一、耳朵位置不对称,需警惕斜颈的可能。

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定期进行 “自检”,尤其在洗澡、换尿布时观察颈部是否有肿块,头部姿势是否异常。若发现上述情况,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。

斜颈的治疗时机

斜颈的治疗效果与干预时间密切相关,越早治疗,预后越好:

新生儿期(0-1个月):此时若发现颈部肿块或姿势异常,即可开始干预。这个阶段肌肉挛缩尚不明显,通过简单的家庭护理和体位调整,多数孩子可逐渐恢复。

婴儿期(1-6个月):这是肌性斜颈治疗的黄金时期。此时孩子的肌肉和骨骼尚未完全定型,通过规范的物理治疗(如按摩、拉伸),治愈率可达90%以上。若错过这个阶段,治疗难度会明显增加。

6个月以上:若6个月后才开始治疗,肌肉挛缩可能已较明显,面部和颅骨的不对称也可能加重。此时除物理治疗外,可能需要佩戴矫形支具,部分严重病例甚至需要手术治疗。

1岁以后:若1岁以上仍未接受有效治疗,肌肉挛缩往往已非常严重,伴随明显的面部和颈椎畸形,保守治疗效果有限,通常需要手术松解挛缩的胸锁乳突肌,术后还需长期康复训练以改善外观和功能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非肌性斜颈(如颈椎畸形、神经系统疾病所致)的治疗时机需根据具体病因确定,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干预原发病。

门诊信息

专家门诊

周二、周四上午10:00-14:00

普通门诊

周一到周天10:00-20:00

孤独症专病门诊

周三上午10:00-14:00

门诊地点

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东城院区

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东城院区
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时代大道218号


斜颈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,关键在于早期发现、及时干预。

家长应重视新生儿期的日常观察,一旦发现头部姿势异常、颈部肿块等症状,立即就医检查,在医生指导下,通过家庭护理、物理治疗等保守手段,多数孩子可在婴儿期恢复正常。如果发现较晚,只要把握好治疗时机完成手术,也能有效改善外观和功能,避免长期并发症的发生。

与我院携手共同守护孩子颈部健康,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!


上一条:健康科普丨"小心脏"的大冒险 先天性心脏病家庭护理指南

下一条:健康科普丨关注矮小症 守护孩子成长“高度”